|
实时评论
也许,华裔设计师爆发的年代不远了
每年两次,固定要在米兰、巴黎的时装周中匆忙行走,看秀看得不亦乐乎,间或,会在心里匆匆闪过对于中国设计的某种遗憾。每当我看到在金发碧眼的模特群中谢幕的华裔设计师时,都会莫名地激动一阵。若不是在做《中国国际时装周日报》,并不曾如此关注中国的时装周。终于,有了这样一个时间,静下心来看看我们自己的红毯上走着何样的设计。 虽然时装周已经接近尾声,却依然有惊喜不断出现,这一天,充满了江南水乡的清雅味道。前些日,采访意大利版《vogue》主编Franca Sozzani女士时,她聊到设计师的地域性。她说她深爱着Dolce&Gabbana的设计,他们的设计中总是带着浓郁的西西里味道,这并非刻意为之,而是西西里明朗的天空蔚蓝的海洋就融在他们的骨血中。今天的秀场中,就充满了如Franca所说的潜移默化的地域风格。当然,我们的设计师骨血中融入的是中国风格。 虽然中国风早已经成为西方设计师们信手拈来的一种时尚元素,但始终觉得西方人手稿中的东方元素还缺少了那么一点点味道。或者他们知道太极,却不能真正了解其中“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意味,太极图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一个极酷的图腾。 但是,中国元素正在用一种渐渐深刻的方式出现在中国服装设计师们的T台上。曾凤飞的男装就因为他本身逐渐深厚的沉淀而愈加出色起来。他用了淡雅的蓝、灰、白、紫、橙、褐调子,将喜鹊、山水、古朴街景等主题的水墨画,以或写意或写实的方法印于服饰之上,一表俊逸男士的舒朗姿态。适逢马年,曾凤飞还“马踏飞燕”等主题,设计不同形态的图腾纹样。施杰的中国则是以“水滴”为灵感,以泼墨图案为基调,中国画的意境跃然而出,灵动飘逸。连惠卿的中国则是以窗花为灵感,用棉麻、雪纺、织锦缎等天然材质搭配印花和刺绣工艺来表达,简约含蓄却稍显平淡。 刘薇的秀也令人眼前一亮。她的中国灵感来自于传统陶瓷中逐渐失传的工艺,特殊的“冰裂纹”花纹贯穿始终,黄、蓝、白、紫等明媚的色彩和谐相接,将不对称设计得优雅得体,简约流畅,还采用了如羽轻盈的特殊环保面料“冰淇纺beegette”,整场秀充满了丰富的细节。 从廓形来看,中国设计师们的作品已经和国际同步,这两年欧美频繁使用的大廓形、欧根纱、真丝面料都已经被中国设计师运用得风生水起。黄李勇就是其一。这位来自武汉纺织大学的老师,无疑展示出了他深厚的学院派功底。首先,产品线非常丰富,从早餐到晚宴的衣服已经俱全,且层次感十足,更加难得的是,随便一件衣服都可以走下T台穿到现实中来。 欧迪芬杯内衣大赛上的作品缤纷得令人眼花,遗憾地是罕有“维多利亚的秘密”大秀级别的作品,看来,中国内衣设计师要在这条路上继续摸索前行了。 不可忽视,越来越多的中国面孔在世界时尚的舞台上崭露头角,以Masha Ma为代表的新一代设计师进入了欧洲人心中时尚的圣殿圣马丁——这个学校女装设计硕士课程每年只招收20个学生,第一学期就刷掉一半,而留下的人中也只有一半能参加硕士毕业发布会。以殷亦晴为代表的华裔设计师甚至走进了法国人最引以为傲的巴黎高级定制时装周——整个时尚工业的最高精神殿堂。 也许,华裔设计师集体爆发的年代大概就在不远处了。
|
Copyright © 2010-2019 中国国际时装周 ICP备:京ICP备10036468号-6
地址: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D·PARK北京会所A座 电话:010-84562288 传真:010-64387099 010-64375099 |